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

感言~~

 


去了以後才了解京都為何這麼夯,不但外國人愛去同時也是自家人度假的首選之一。京都真的可以說是得天獨厚,由於有太豐富的文化資產,在二戰時躲過了盟軍的轟炸!我真的很佩服那一些超過五百年以上的古寺能夠生存在一個相當進步的城市!我認為這跟民族心很有關。在京都每個人一定都以自己的城市為傲,但我不知道在台灣就是有一堆人唱衰自己。但說到這裡,難免還是要比較一下的啦!


 



  1. 都市景色:


在台灣最大的敗筆是什麼?就是一群蓋得亂七八糟的房子,一堆招牌都隨著自己的想法搞;再加上一堆難看的鐵窗跟頂樓加蓋,現代感就是差了這麼一截!但我覺得台北有些道路仍然很美,像是敦化、仁愛跟辛亥路等,多一點樹真的比較開心。而在台北電線桿跟電線的消失就比在京都強一些!


而人行道一直都很乾淨,沒有看到菸蒂跟亂七八糟的東西。此外,在街道上我很難找得到垃圾桶,但是街道還是很乾淨。



  1. 交通:


京都的交通真的非常方便!有鐵路以及方便的公車帶我們去各個熱門的景點。但台北也是不遑多讓,台北捷運一直讓我很自豪,乾淨明亮又方便;而公車也是非常方便。我認為過幾年後大台北的交通建設更齊全之後,是可以跟大阪媲美的!


但是,為何台北的交通看起來這麼亂?我覺得是太多的汽車跟摩托車!可能是台灣地幅狹小再加上摩托車比汽車便宜,但我覺得台灣的摩托車真是多到誇張,而且許多就是比較不守秩序地亂騎一通,有時又愛鑽車陣,所以車禍事件層出不窮。


京都在尖峰時刻也是會塞車,公車上也是人擠人。但不知為何就是沒有台灣那麼嚴重。


在台北,馬路沿岸都停滿了機車跟汽車,換句話說就是讓馬路又變小了。巷子裡也是停滿了車子,有些還亂停,感覺實在很不舒服。但是在日本機車就換成了腳踏車,一堆地方也是說禁止亂停腳踏車,也是沒人鳥。由於他們的腳踏車都是騎在人行道上面的,所以有許多人行道上會被腳踏車亂停,但他們也是會抓。想想台北市政府搞什麼LoHas,就在敦化南北路搞了條自行車專用道,最後被譙再來變來變去,弄得整個路旁很難看而且兩面不討好。我覺得自行車上人行道還OK,至少不會撞死人。是因為台灣的騎樓跟人行道太窄有些地方還高地不平。為什麼會窄?有些騎樓被機車占據了咩!


此外我發現到在日本,很多人都只開小車。會不會是生活壓力沉重,除了要為一間小小的家付房貸之外,還要搞東搞西的。似乎大部分的上班族,不是搭大眾運輸工具不然就是腳踏車上班。此外在日本,油電混合車很受歡迎喔!這東西在台灣能看得到幾台呀?我敢發誓,不管是在京都或是大阪,抬頭隨便看星星都很多。台北的空氣太惡劣了,沒有什麼工廠,晚上還是煙霧瀰漫。雖然很多人都抱怨中油價一直漲,但我覺得相對之下我們支付能源的代價還是相對便宜,用到一點感覺都沒有,一直都沒有好好控制溫室氣體。


再加上他們開車的態度真是讓我感到驚訝!坐公車時,司機在等紅燈會把車子熄火,而所有的駕駛轉彎時都會讓在斑馬線上所有的行人都走過才會再起步,這種東西在台灣有多少人會做?



  1. 食物:


有先做功課真的有差!真是感謝鄉民的食記。Guidebook上面有太多的雷了,不是推一些高貴料理不然就是沒有預期中好的店。我很沒種,不敢花大錢,都是一些很平常的食物,真的是要好好吃一頓道地的料理讓我永生難忘。


想想吃了這麼多次拉麵,總結一下:我認為在日本吃到的這些餐點並沒有比台灣清淡!單拿拉麵來說,除非習慣吃重口味,不然我建議不要點濃厚版本或說乾脆湯選不要太鹹。因為湯其實已經弄得很濃厚,有時還會加上豬背脊油,這樣下來真的是很重口味,不喝店裡給的綠茶滿嘴就很不清爽。


而咖哩就比較適合台灣人,不是那種印度南洋型辣的。此外對於日本的飲料我就頗推!當然一定比台灣貴,似乎沒有看過低於一罐100yen以下的(沒有看過鋁箔包喔),但是因為販賣機到處都有,飲料的口味也很多元,所以建議去嘗試啦!


 


 


這一次的旅遊真是讓我印象深刻,京都的春夏秋冬都不同,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景色!真的希望下次還有機會能夠去京都玩。因為怎樣玩怎樣都有缺憾呀!


2010年1月2日 星期六

Osaka(下)

有一天我借了一台淑女車就開始在大阪的探險。淑女車很酷,本身車子就有附鎖可以卡住後輪,這也是天才的我搞了老半天才知道我就從心齋橋附近的家騎到了大阪城,沒有很遠半小時內騎得到,但是因為路上有個超級大上坡,騎得有點累




 


整個大阪城的範圍很大,因為它有包括附近的公園,好險我是騎腳踏車,不然我腿會很痠!在遠遠的公園外面就可以看到大阪城高高聳立。



小時後來日本時有來看過大阪城,但是沒買票進去。這一次就沒有放過難得的機會,把腳踏車偷偷放在沒有人看到的地方,花了600yen爬了上去。















當初在修築的時候,蓋的人(豐臣或德川都有)為了要削弱諸大名的國力,就叫他們去挖大石頭幫忙蓋。而在門前的這一塊大石頭,據說有幾百噸重。















買了票爬上去參觀天守閣裡面很多江戶時期留下來文物。在導覽說,其實大阪城裡有著許多的秘辛尚未被發現或研究出來。本身大阪城的建築就是非常富麗堂皇,除了建築物有些地方是鍍金的之外,天守閣裡面還有一個黃金大茶室!裡面全部都是鑲金的,茶杯碗都是金的!除了茶葉不是金的以外,能搞的都是金色,要命!



可以拍的文物裡面就屬"大阪夏之陣"的屏風最令人震撼
。除了能看到當時許多的英雄人物之外,屏風上還描寫出戰爭的殘酷。除了落跑戰敗被斬殺的士兵之外,更有許多逃難的無辜百姓,他們在路上被抓或是被土匪搶劫甚至砍頭,而女性就被淪落到被強暴的命運。這些屬於大時代的悲劇被描繪地栩栩如生



爬到最頂樓可以環顧大阪市的四周圍,居高臨下的感覺很漂亮,若是到了賞櫻或是賞楓的季節的畫風景更是漂亮喔


 













那幾天聽說會有寒流來,日本海一帶可能會到零度以下。我很期待能看到下雪的機會,所以計畫坐JR跑去京都府的北部碰碰運氣。


早上5點多,先跑去宗左衛門町吃拉麵。真的有點神經病,一蘭拉麵號稱是全日本第一個用販賣機賣餐券的店。店裡只賣一種口味,所以我就塞了一萬日圓進去,但我不知道怎麼按的竟然掉出了兩人份的餐券,搞得要服務員幫我把錢拿回來。(好險不是按到了10人份之類的,那我就變成奧客)一客700yen,想要加點的話可以將包筷子外面的紙袋勾選想點的東西交給店員,這點很酷。而每一個位子都用板子隔開,所以彼此不會看到吃麵的樣子。



乍看之下
,料真的有點少,沒有溫泉蛋









也沒有筍絲,叉燒只有薄薄兩三片而蔥也只灑那麼一點點...但是當作"早餐"份量算不錯啦!(明顯的自我安慰)


要不是湯我點得太濃了,不然這碗麵我吃起來還蠻驚訝。麵雖是細麵但是也頗有嚼勁,而叉燒滷得很入味。而麵上那一點小辣醬更是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那辣醬不會辣(我本身不吃辣),但是加進去讓麵跟湯的風味起了許多變化。而湯本身不會很油膩,因為有一點點辣所以喝起來很順口


吃完了全身暖呼呼的,再喝上一口開水漱漱口。有著全身的滿足,想想這應該是我最早一次吃早餐也是吃最貴的一次吧!揮別了道頓崛,就趕快坐電車去尋雪



跑到嵐山坐JR時根本就是晴空萬里 ,電車還給我遲到,完全就是一個不祥的預兆,這時候已經八點多。而沿路上只有些微的殘雪之外,根本就是陽光普照。電車開到綾部時還是這樣,我只有一個想法:"我挫屎了!"只拍了一張蠻無聊的照片留念,就在那邊發呆發了4個多小時收工回家



回家時碰到了嵐山的花灯路
,真的是很漂亮!跟白天的感覺不一樣,但是只想趕回家的我竟然沒有多停留欣賞美景只想趕快回家



坐回大阪後
,我又跑去道頓崛的四天王拉麵店洩憤。點了味増拉麵加蛋,我忘了多少錢。店面裡人蠻多得但是整間店鋪多了一分油膩,他們還有兼賣鍋貼跟炒飯,感覺有點偏向中式餐館(當然不是啦,是拉麵店!)連送上的拉麵都感覺有點油油的


先喝一口湯,但是不會油喔!可惜味增的味道沒有非常濃厚,但試喝起來還蠻順口而這一次的麵是中粗麵,比較像是台灣的泡麵拉麵,也比較有嚼勁。溫泉蛋吃起來有點甜甜,叉燒的口感我忘記了XD



 


其實我在大阪還有吃一些東西像是,美國村的章魚燒以及難波的十勝起司蛋糕店,但我沒去拍照片,有興趣的客倌就自行去嘗試吧!